1.题名 :《拾掇70年的片段:我和我的祖国》
索书号:I21/253
馆藏地:香山校区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反映新中国70年光辉历程、伟大成就的文学作品集。文稿以普通基层工作者为主,他们如数家珍地讲述70年来自己所观察、所经历、所思考的故事,从生活的点滴变化,透视社会的巨大变迁,生动地展现出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日益走向强大的方方面面。

2.题名:《“四说”新时代 打卡新思想》
索书号:D610.4/1
馆藏地:长阳校区
内容简介:本书尝试集中运用照片、漫画、数据、事例四种表现形式, 来呈现新时代之“新”, 故谓之“四说”。全书尽量选取贴近读者生活感知的新颖素材, 使新时代可见、可感、可知。同时, 书中设置“新思想打卡”板块, 使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相结合, 鲜活阐明新思想的一些要点。

3.题名:《中国北斗》
索书号:I253/104
馆藏地:长阳校区
内容简介:本书是第一部讲述中华儿女26载顽强奋斗、攻坚克难、独立自主地建设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报告文学。它以北斗系统建设时间为横线, 以各分系统团队攻克重重难关为纵线, 立体地描述了在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 买不来, 讨不来”的困境下, 北斗系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建设历程。

4.题名:《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索书号:K20/115
馆藏地:香山校区
内容简介:本书着重于庶民观点及大区域文化的比较研究,以全球文化的视角来诠释多元、复杂的中国文化发展历程,涉及民俗生活、思想信仰、文学艺术、文学艺术、经济社会的演变、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互动等方面。许倬云先生连接史前时代的中国、中国文化的黎明、中国的中国、东亚的中国、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六个阶段,以江河流域的扩大比喻文化的进展,从中国文化发轫的地理空间开始谈起,论及史前时期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与分合,然后再细述中国文化在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中,一步步扩大进入世界体系的历程。此外,本书曾于2006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5.题名:《北上》
索书号:I247.57/30
馆藏地:香山校区
内容简介:很难说他们的故事应该从哪里开始,谢平遥意识到这就是他要找的人时,他们已经见过两次。第三次,小波罗坐在城门前的吊篮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用意大利语对他喊:“哥们儿,行个方便,五文钱的事。”城门上两个卫兵用膝盖顶着辘轳把手……

6.题名:《我与地坛》
索书号:I267/453
馆藏地:长阳校区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中国当代散文作品集。收入《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等以记事为主的散文,配少量图片。

7.题名:《钟鼓楼》
索书号:I247.5/1206
馆藏地:长阳校区
内容简介:本书叙述的是1982年12月12日早晨5点北京钟鼓楼的一带发生的故事。在一个古旧的四合院里, 薛家正着手办理一场婚礼酒席, 围绕着这场酒席, 小说勾画出北京城普通民众迁百年的平凡生活的历史。

8.题名 :《子夜》
索书号:I247.57/567
馆藏地:长阳校区
内容简介:本书以1930年5至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 刻画了包括商人、军人、知识青年、遗老、工人等各阶层人物, 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在军阀混战、工人罢工的恶劣形势下, 吴荪甫虽然竭力振兴民族工业, 加紧压迫工人, 大搞公债投机, 但在对手赵伯韬强大的经济牵制下, 最终一败涂地, 彻底破产。

9.题名:《死水微澜》
索书号:I247.5/1528
馆藏地:长阳校区
内容简介:《死水微澜》小说创作于1935年,刚一出版,便轰动一时,郭沫若甚至称李劼人为“中国的左拉”。该书曾频频被搬上戏剧舞台和影视屏幕,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在李劼人先生创作小说已经70年后,《死水微澜》被搬上荧屏。

10.题名:《燕食记》
索书号:I24/2475
馆藏地:香山校区
内容简介:《燕食记》是葛亮关于近现代历史的长篇家国小说系列“中国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作者通过美食的传承故事,描摹出二十世纪近百年中国社会文化、世态人情的巨幅画卷。小说聚焦于岭南饮食文化,将“大按师傅”荣贻生与其徒弟陈五举的传奇身世与成长融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见证了辛亥革命以来,粵港地区的时代风云与兴变。《燕食记》以宏阔笔力,生动勾勒了粵港澳地区的人文风貌。作为一部民族文化小说,其以饮食为立足点,展现中国人在时代变迁中的骨气与韧劲,弘扬中国人坚实顽强的精神品格,是一部真正的新时代大湾区文学的代表作品。

11.题名 :《白雪乌鸦》
索书号:I247.5/1461
馆藏地:长阳校区
内容简介:本书描写哈尔滨傅家甸地区的民众在鼠疫来临之时遭受的灭顶之灾。特别着力于王春申、翟芳桂、翟役生、于晴秀、喜岁等普通民众的描写,官员于驷兴、医生伍连德等人物也都很有特色。小说内容密集、丰富,不张不扬、徐徐道来,如一幅晕染的风情图,充满小人物的悲欢哀乐。

12.题名:《额尔古纳河右岸》
索书号:I247.57/884
馆藏地:长阳校区
内容简介:这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似一壁饱得天地之灵气, 令人惊叹却难得其解的神奇岩画 ; 又似一卷时而安恬、时而激越, 向世人诉说人生挚爱与心灵悲苦的民族史诗。

13.题名 :《出梁庄记》
索书号:I253/220
馆藏地:香山校区
内容简介:本书分为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梁庄;西安;南阳;内蒙古;北京;郑州;南方;青岛;梁庄的春节。

14.题名:《雪山大地》
索书号:I247.57/139-1
馆藏地:清河校区
内容简介:《雪山大地》叙写“我”的父亲母亲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青海玛曲草原与当地藏族群众一道进行草原建设与发展的故事。作为党的领导干部的父亲,秉持初心使命,不计荣辱得失,数十年如一日,推动建立了玛曲县第一所小学、中学,为阻遏草原退化沙化,他规划建设新型的草原城市……父亲和母亲以四处奔走、孜孜不倦的工作,为玛曲草原告别落后蒙昧,走向现代文明与现代化生活作出了可歌可泣的奉献牺牲。小说将青海藏区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发生的改天换地,当地藏汉民众生产生活方式、身份地位及价值观的沧桑巨变,宏阔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15.题名:《繁花》
索书号:I24/1934
馆藏地:香山校区
内容简介:阿宝十岁,邻居蓓蒂六岁。两个人从假三层爬上屋顶,瓦片温热,眼里是半个卢湾区,前面香山校区路,东面复兴公园,东面偏北,看见祖父独幢洋房一角,西面后方,皋兰路尼古拉斯东正教堂,三十年代俄侨建立,据说是纪念苏维埃处决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打雷闪电阶段,阴森可惧,太阳底下,比较养眼……

16.题名:《俗世奇人》
索书号:I247.7/747
馆藏地:长阳校区
内容简介:本书是冯骥才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的作品包括《苏七块》、《刷子李》、《酒婆》、《死鸟》、《张大力》、《冯五爷》、《蓝眼》、《好嘴扬巴》、《蔡二少爷》、《背头杨》等。

17.题名:《秦腔》
索书号:I247.5/1279
馆藏地:长阳校区
内容简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降,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获得了*的广阔空间,相继涌现出一批生活积累丰厚、艺术准备充足、善于思考、勤于探索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轨迹和水平。这些作家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和影响力,不断地推出新作,*自己。 今天,社会和文学都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行进;写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表达方式、读者的需求和阅读趣味日趋多样;文学的娱乐功能受到重视;各种文学潮流兼容并包、各行其道。此时,全面系统地总结上述一批作家三十年来的创作实绩,对当代文学事业,对作家、读者和文学工作者,对当前的图书市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决定编辑出版这套“中国当代作家”系列丛书。丛书遴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成就突出、风格鲜明、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全面的梳理、归纳和择取;每位作家的作品为一系列,各系列卷数不等,每卷以其中某篇作品的标题(长篇作品以书名)命名。

18.题名:《黄河东流去》
索书号:I247.57/1208
馆藏地:长阳校区
内容简介:本书是以一九三八年日本侵略军进入中原, 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 淹没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四十四县, 一千多万人遭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 描写了黄泛区人民从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八年经历的深重灾难和可歌可泣的斗争。

19.题名:《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索书号:K825.81/23
馆藏地:长阳校区
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作者不平凡的人生: 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 ; 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 ; 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以高精科技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

20题名 :《如雪如山》
索书号:I247.7/591
馆藏地:香山校区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短篇小说集。该系列小说的主题为“当代女性的困境与苦乐”,涉及的题材包括产后抑郁、与继父相处、中年丧子等。日常生活里,“雪”与“山”,都是平常而又无法忽视之物,如雪的回忆、如山的隐痛,贯穿着每个女性的生命记忆。在这本书中截取的几段生活故事里,都有一个叫“1ili”的女性:她们是栗栗、莉莉、俪俪、粒……所有女性都是同一个人,而这种困境是具有普遍性的。本书内容包括:《我只想坐下》《地上的血》《泳客》《纪念日》《春之盐》《雪山》《拜年》。

21.题名:《我本芬芳》
索书号:I24/2446
馆藏地:香山校区
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20世纪六十七年代一个普通女人的婚姻故事。品学兼优的年轻姑娘惠才因为就读的中专停办,独自流落到江西,经好友介绍认识了吕医生。为了继续读书,背井离乡的她接受了吕医生的求婚。婚后,惠才和丈夫的差异渐渐凸显,成长背景、性格乃至为人处世的差异让两个人摩擦不断,接连怀孕生子彻底又中断了她的求学梦。热情敏感的惠才屡屡遭受丈夫的冷暴力,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撬开一颗冷漠的心。作者用坦诚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女性在婚姻中的复杂感受:不被看见的孤独、不被欣赏的无奈、不被尊重的委屈,以及无论遭受多少打压都默默盛开的坚韧乐观。

22.题名:《强风吹拂》
索书号:I313.4/313
馆藏地:香山校区
内容简介:阿走从来没想过,跑步能在这种时候派上用场。橡胶鞋底踩踏在坚硬的柏油路上。藏原走品尝着这个滋味,扬起嘴角。全身肌肉轻柔地化解脚尖传来的冲击,耳畔响起风的呼啸,皮肤底下一阵沸热……

23.题名:《琵琶围》
索书号:I247.57/1578
馆藏地:长阳校区
内容简介:《琵琶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 它以江西赣南原中央苏区贫困山村“琵琶围”为蓝本, 用娓娓道来的手法和细腻鲜活的细节叙写了该村易地搬迁的脱贫攻坚史诗, 通过“扶贫扶志 (智) ”的大主题叙事和小切片雕琢, 成功塑造了何劲华、金彩凤、杨明等新时代波澜壮阔脱贫攻坚浪潮中的基层党员干部形象, 也塑造了石浩财、许秀珍、朱雪飞等一批典型的贫困农民形象。

24.题名 :《我用一生爱中国》
索书号:I253.4/32
馆藏地:长阳校区
内容简介:本书为2022年度国家出版资金资助项目, 是一部反映国家“友谊勋章”获得者伊莎白·柯鲁克百年人生的报告文学作品。书稿从伊莎白出生在成都华西坝写起, 讲述了她们一家人与成都、与中国的深厚关系, 以及在华西坝的成长, 在中国从事人类学研究, 写出人类学著作, 并在新中国成立后, 和丈夫大卫·柯鲁克一起投身英语教学、促进对外友好交流等丰富的人生经历。伊莎白的一生, 不仅为中国教育事业和对外友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而且全面而真实地展现了“用一生爱中国”的崇高情怀和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

25.题名:《置身事内》
索书号:D630.1/20
馆藏地:长阳校区
内容简介:该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 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入、支出、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对宏观现象的影响, 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调控、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格局、国际贸易竞争等。

26.题名:《法治的细节》
索书号:D920.5/17
馆藏地:长阳校区
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罗翔全新的法学随笔,从热点案件解读、法学理念科普、经典名著讲解等内容,普及法律常识与法治观念,多维度培育法律思维,助力法治社会的构建,点亮每个人心中的法治之光。此外,本书还收录了罗翔在爆红后的心路历程,分享其求学成长经历,袒露其心境的变化与成熟,与读者一起通过阅读与思辨,走出生活中的迷茫时刻,在现实中共同完善法治的细节。

27.题名:《我们仨》
索书号:I267.1/126
馆藏地:长阳校区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华人社会五十年来三十个日常生活词汇以各自差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写出共同话题下三人的切身故事,于互相对照中道出半个世纪两岸三地的沧桑变化。

28.题名:《宝水》
索书号:I24/2458
馆藏地:香山校区
内容简介:地青萍的童年是在福田庄度过的,这让她在不自觉中对乡村有着深厚情愫,后因来自乡村的各种沉疴重负也对她在城市的原生家庭产生了致命的伤害,这让她在成人后对乡村的态度变得既亲切又疏离,既温暖又疼痛,既渴望又畏惧。丈夫去世后,人到中年的她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发现自己只有在乡村才能睡得好,而老家福田庄已经被拆得面目全非,她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了和福田庄同属于一个县域的宝水村。在政府的引领和扶持下,宝水村正在由传统型乡村转变为以农家乐为特色的旅游型乡村,之前的寂寥衰败被热爱故士的人们渐渐改写,生机和活力重新焕发出来,充盈着村庄内外。青萍在宝水村住了一年,这一年间,她怀着复杂的情感参与着村庄的具体事务,也见证着新时代背景下乡村道德伦理微妙和丰富的嬗变。小说以鲜活朴素的语言,真实有力的细节,成功塑造了九奶、老原、青萍、大英等人物形象,写出了人性的丰富,重塑了人性的醇厚和可信赖,温暖人心。

29.题名:《认知觉醒》
索书号:B848.4/560
馆藏地:长阳校区
内容简介:当你认知觉醒, 何惧焦虑迷茫看清规律和真相, 知道方法和路径想变好, 却总是缺乏耐心、急于求成? 想勤奋, 却总是心生惰性、自我消耗? 想努力, 却总是比拼毅力、苦苦支撑? 想精进, 却总是弯路不断、迷茫无助? 若你位列其中, 这本书可助你摆脱困境。阅读本书, 你将通过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看清自己, 了解认知世界里的基础设施 ; 从刻意练习、深度学习、关联、反馈等事物规律中看清世界, 提升自控力、专注力、学习力、行动力和情绪力等。从此豁然开朗, 内化出真正的认知驱动力。只有洞悉底层的内在规律, 我们才能真正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30.题名:《苏东坡传》
索书号:K825.6/301
馆藏地:长阳校区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传记, 讲述了苏东坡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 是散文作家, 是新派的画家, 是伟大的书法家, 是酿酒的实验者, 是工程师, 是假道学的反对派, 是瑜伽术的修炼者, 是佛教徒, 是士大夫, 是皇帝的秘书, 是饮酒成性者, 是心肠慈悲的法官, 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 是月下的漫步者, 是诗人, 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从各个方面讲述了苏东坡的全部。本书内容详实, 图文并茂, 值得读者收藏。

31.题名:《一句顶一万句》
索书号:I247.57/1249
馆藏地:长阳校区
内容简介:本部小说洗尽铅华, 返璞归真, 笔触始终紧贴苦难的大地和贱如草芥的底层人群, 结构单纯而内容丰富, 命悬一丝而荡气回肠, 主人公常常走投无路而又一直勇往直前。

32.题名:《月背征途》
索书号:V/13
馆藏地:香山校区
内容简介:月球背面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奥秘?中国探月国家队——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为你讲述人类探测器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全部过程。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从月球车工作原理、地外天体遥操作技术到驾驶员的修炼过程,从“鹊桥”中继星的发射定点到月球背面着陆点选择,从一波三折的降落过程到“南征北战”一次次月面涉险探测,一项国家级的伟大工程正逐步在我们眼前展开。壮观的月球景观、月球车的神秘冒险之旅、震惊世界的科学发现将以近百张高清图片一一呈现。
